《凝聚共识砥砺前行 共建绿色和数字丝绸之路》——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在埃及《宪章报》发表署名文章
2023-08-04 03:30
为庆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在埃及主流媒体发表系列署名文章,结合共建“一带一路”丰硕成果深入宣介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倡议、中国主张、中国方案,生动阐述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进展和重要意义。2023年8月3日,系列署名文章第二篇《凝聚共识砥砺前行 共建绿色和数字丝绸之路》在《宪章报》纸质版和网络版同步发表。全文如下:


当前,推动绿色发展、构建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广泛共识。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实践,其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人民,理念造福千秋万代。借此机会,我愿向埃及朋友简要介绍共建绿色和数字丝绸之路的内涵和意义,一同回顾中埃两国在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合作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绿色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然要求。气候和环境问题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联合国关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设定以及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签署,充分说明了世界已踏上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各国应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携手建设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国际社会需要深化南南、南北合作,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充分地享受到绿色发展的成果。中国作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积极同各国一道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也符合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

绿色转型是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近年来,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2021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 3.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单位 GDP 煤炭消耗显著降低,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 30 年实现“双增长”。在氢能领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三。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加速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也为世界各国携手探索新的发展治理模式提供了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