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力强大使就首届中阿峰会和中阿关系接受埃及主流媒体集体采访
2022-12-10 18:57
7日,廖力强大使接受埃及主流媒体集体采访,介绍了首届中阿峰会重要意义、中阿合作成果、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等内容。“金字塔门户网”、“国家回声网”、中东社、《鲁兹尤素福》杂志、《今日埃及人报》《七日报》《日出报》等埃及主流媒体转发并报道。采访全文如下:

(《鲁兹尤素福杂志》报道页面)

一、首届中阿峰会即将在沙特举行。您认为此次峰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您对此次峰会有何期待?
答: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2月7日至10日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届时,中阿领导人将规划双方未来合作,推动中阿关系提质升级,进一步凝聚双方在全球治理、发展与安全、文明对话等重大问题上的共识。首届中阿峰会必将成为中阿关系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标志中阿友好进入新阶段,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开辟更广阔的前景,引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中国愿以首届中阿峰会召开为契机,与阿拉伯国家一道弘扬中阿传统友好,不断充实和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造福中阿双方人民,带动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

(金字塔门户网报道页面)

二、近年来,中阿关系发展迅速。请问您如何评价当前中阿合作取得的成果?
答: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重要成员,同为国际舞台上重要政治力量,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历史交往的主旋律。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中阿关系,始终把阿拉伯国家作为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新时代以来,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取得新进展、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迈上新台阶。近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回顾中阿友好交往历史,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中阿友好交往实践,展望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前景和方向。
一是战略互信持续深化。中阿建立了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在双边层面建立了12对战略性质的伙伴关系。2010年底、2011年初,一些阿拉伯国家政治动荡发生后,中国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发展道路。面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纷争,中国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与阿方共同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在台湾、新疆、香港、人权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阿方始终给予中方坚定有力支持。今年8月,美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重申一个中国原则。
二是务实合作生机勃发。中国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埃及“斋月十日城”市郊铁路、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阿尔及利亚东部磷酸盐等项目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稳步推进,取得重要进展。中海自贸区谈判不断迈进。中阿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领域合作快速发展。截至今年10月,已有17个阿拉伯国家支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 12个阿拉伯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2021年,中阿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7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2.6倍;中阿贸易额达到3303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1.5倍;今年前三季度,中阿贸易额达319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
三是团结抗疫守望相助。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阿在疫苗研用、联防联控、经验共享、医疗药品等方面高效合作,为全球抗疫合作树立典范,成为中阿命运与共的生动写照。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派出近百人次的医疗专家组,同阿联酋及巴林开展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三期国际临床试验,同埃及合作建成非洲首条新冠疫苗联合生产线等。截至今年10月,中国已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新冠疫苗超过3.4亿剂。

(《日出报》网站报道页面)

四是人文交流丰富多彩。2013年以来,中国已为阿拉伯国家培训各类人才2.5万,向阿拉伯国家提供约1.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派出医疗队80批次,医疗队员近1700人次。截至今年10月,已有4个阿拉伯国家宣布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5个阿拉伯国家在当地开设中文院系,13个阿拉伯国家建有20所孔子学院、2个独立孔子课堂。2013年以来双方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举办了24项机制性人文交流活动。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面临相似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始终把阿拉伯国家作为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伙伴。中国将继续与阿拉伯国家一道,弘扬传统友好,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强文明交流,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造福中阿人民,带动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今日埃及人报》网站报道页面)

三、在您看来,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下,“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其重要意义是什么?您对携手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有何期待?
答: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首次提出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阿拉伯国家积极响应。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再次提出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阿拉伯国家反响热烈。2020年,在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双方一致决定把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写入《安曼宣言》,并提交未来举行的中阿峰会,中阿双方就构建命运共同体达成积极共识。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成功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阐明了新形势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了中国外交的世界愿景,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指明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根本路径,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新的历史条件下,中阿合作应该在世界发展进步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在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中不断前进,中阿双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合作、共克时艰、携手前行。
中方愿以落实中阿峰会成果文件为契机,全面推进中阿各领域友好合作,继续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围绕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凝聚共识,促进中东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加强团结协作,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阿贡献。

(今日消息网报道页面)

一是深化战略互信,维护共同利益。中国将同阿拉伯国家保持高层交往和对话势头,充分发挥领导人会晤对中阿关系的引领作用,携手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将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支持彼此的正当要求与合理主张,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二是坚持互利共赢,共创发展繁荣。中国将本着合作共赢原则,继续同阿拉伯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中国将支持更多阿拉伯国家非石油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尽早签署中海自贸协定,加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鼓励和支持双方企业扩大和优化相互投资。根据阿方需求,继续通过双多边渠道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与阿方共同促进疫后复苏增长。
三是促进和平稳定,共享长治久安。中国将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推动通过对话协商,公正合理解决中东热点问题,支持阿拉伯国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支持阿拉伯国家运用阿拉伯智慧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愿同阿方共同致力于推动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持久、公正解决。中阿将支持彼此反恐和去极端化努力,抵制“双重标准”,合力打击联合国安理会列名的恐怖组织。
四是扩大文明交流,倡导和谐共生。中方将继续同阿方增进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广播影视领域的人文合作,继续办好中阿改革发展论坛、中阿友好大会、中阿妇女论坛、中阿青年大使、中阿城市论坛等交流活动,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合作,深化双方人民相互理解,促进中阿文化相互交融。

(国家回声网报道页面)

四、请您介绍中国在中东热点问题上的有关立场。
答:面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和纷争,中国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与阿拉伯国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
(一)关于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作为中东根源性问题,关乎地区和平稳定,关乎国际公平正义,关乎人类良知道义。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并积极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支持阿盟及其成员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所作的努力,呼吁国际社会增强紧迫感,把巴勒斯坦问题置于国际议程的优先位置,敦促有关各方坚持国际法和联合国有关决议、“阿拉伯和平”倡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等共识,在“两国方案”基础上推动巴以和谈,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公正持久解决。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巴勒斯坦问题,连续十年向联合国“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2013年5月和2017年7月,习近平主席先后两次同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谈,两次提出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核心要义就是坚定推进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政治解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壮大国际社会促和合力,以发展促进和平。2002年,中国政府设立中东问题特使,前后五任特使多次出访巴、以等有关国家,积极劝和促谈。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继续为推动早日重启巴以和谈,实现巴以两国、阿犹两大民族和平共处作出不懈努力。
(二)关于叙利亚问题。叙利亚危机延宕十余年,给叙利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严重冲击地区安全和稳定,叙利亚走出危机、恢复稳定符合地区国家及国际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中国一直为推动叙问题妥善解决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2016年,中国政府设立叙利亚问题特使,积极同叙问题有关各方接触,做了大量劝和促谈工作,为叙问题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中国高度重视叙人道问题,向叙人民包括境外难民提供了多批人道援助。中国将继续为全面解决叙利亚问题作出不懈努力,并向叙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关于也门问题。也门战事爆发以来,中国坚定支持维护也门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支持也门总统领导委员会履职,支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也门问题,支持联合国发挥公正、平衡的斡旋主渠道作用,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支持也门等阿拉伯国家正当诉求。中国希望也门有关各方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推动实现永久停火,并通过包容性政治对话形成各方均可接受的政治解决方案,早日恢复也门的和平、稳定和正常秩序。中国通过双边途径,向也门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缓解也门人道主义困境作出积极努力。

(《鲁兹尤素福杂志》报道页面)

(四)关于伊拉克问题。中国坚定支持伊拉克人民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伊拉克维护国家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稳定的努力,支持伊拉克开展经济重建、打击恐怖主义,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伊拉克内政。中国支持伊拉克各派别继续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伊拉克早日实现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中国通过实际行动支持伊拉克和平发展事业。伊拉克临时政府接管权力不久,中国就恢复了驻伊拉克使馆正常运转。中国及时向伊拉克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和疫苗,为伊拉克应对疫情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将继续坚持对伊友好,助力伊拉克早日实现持久和平和长久发展。
(五)关于利比亚问题。利比亚政治过渡进程曲折反复,国内武装冲突频发,安全形势较为紧张。中国一贯支持利比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积极参加斡旋利比亚问题的国际和地区会议,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国际场合维护利比亚合法权益。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协助推动“利人主导、利人所有”的政治进程,在提供建设性帮助的同时避免强加外部解决方案,同时打击利比亚境内恐怖极端势力。
(六)关于苏丹问题。苏丹处于政治过渡期,经济民生面临困难,部分地区部族冲突频发,安全问题凸显。中国支持苏丹推进政治过渡进程,积极推动苏丹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多边场合维护苏丹合法权益。中国主张苏丹问题应由苏丹人民自主解决,国际社会应尽快恢复对苏丹经济支持,尽早解除对苏丹相关制裁,为苏丹政治过渡提供正能量。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使馆 2004 版权所有©
地址:14Bahgat Aly Street,Zarmalek,Cairo,Egypt 电话:(00202)7361219 传真:(00202)7359459
24小时领保电话02-27363556 电子邮件:Webmaster_eg@mfa.gov.cn